知网小编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了解到,为了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水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该校将继续使用知网查重检测系统对该校毕业论文进行检测。为了以防万一,大家可以提前进行知网查重检测,下面是通知的一些内容整理,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告通知还请到学校官网查看。

各位博、硕士毕业生:
2018年博、硕士答辩工作即将开始,为使答辩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要求告知各位,请务必严格执行。
一、论文提交要求
1.论文提交日期:博士、硕士4月2日,仅此一天,延迟将不再受理。
2.论文提交地点:法学院410室
3.论文索取号:请登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主页上的“本校硕博士论文”中以自学的方式进行培训,申请索取号,需在提交论文定稿之前完成。因需要一定的周期,务必提前申请。
4.硕士、博士提交的论文必须是经导师同意的最终定稿,论文需要正式装订。
5. 硕士提交盲审的论文必须参照校级盲审的要求和格式。
特别提醒:我们将根据同学们提交的论文安排送审,所以不接受任何理由的退换。
二、答辩条件
1. 每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入学时制定的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学分。学分不足者将不得进入论文提交及答辩阶段。
2.发表论文
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在SSCI、A&HCI收录期刊或一级权威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二)本人为第一作者在二级权威期刊或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二级权威期刊论文可以且只能有1篇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期刊论文仅能使用1篇)。
权威期刊目录以论文发表时适用的《南京师范大学学术期刊认定办法》中对权威期刊的认定为准。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以论文发表时适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为准。
所有的学术成果必须是以南京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并且学术成果的内容要属于所在一级学科的研究范畴。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以发表论文的期刊原件为准。
3.所有博士必须完成预答辩并合格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答辩流程
1.3月26日,学院将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知网查重检测),各位同学将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的电子版(文件名为各自的姓名+学号)交至班长处,由班长汇总后交至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进行检测。论文总相似比不超过15%为合格,不参加论文检测或检测结果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次论文答辩,届时将在法学院网上公布检测结果。
2.4月2日,提交申请学位的各类材料。
申请学位材料清单如下:
博士、硕士学位申请材料:(见附件)
一、学位申请书(二份)由学校统一发放
二、指导教师评语(一份)
三、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书(硕士三份,正反打印,参加校级盲审的同学不要提交)
四、表决票(硕士:五份,博士:七份,请事先裁好)
五、中文摘要(一份)
六、外文摘要(一份)
七、送审表(一份)
八、硕士学位论文自评表(自评表一式4份,其中1份需要导师签名。参加校级盲审的博、硕士同学3月28日只需提交1份导师签名的自评表。)
九、学位论文(硕士10本,其中盲审学位论文3本,请用盲审专用封面,白色纸张,隐去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等信息。博士7本)(答辩后再提交修改后正式定稿5本)
十、科研成果复印件(含封面、目录、正文),博士还需提交成果原件。
十一、授予学历博、硕士人员基本数据表(一份)
十二、毕业生登记表(一份)由学校统一发放
十三、申请博士学位科研审核汇总表电子版(博士生提交至学院研究生培养办)
学位申请材料所有签名处请一律手写签名确认。涉及导师填写内容请事先联系导师,恕不接收残缺材料。如无硕(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视为导师不同意参加论文送审,延期至下半年。
3.论文送审通过者,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将协助各学位点组织安排答辩(5月1日—5月20日)。
大家完成论文之后可以提前去知网论文查重网进行知网论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