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写作>论文查重>韩春雨再调查|河北科大避谈学术评议,被曝曾组织论文买卖

韩春雨再调查|河北科大避谈学术评议,被曝曾组织论文买卖

2017-12-23 | 作者:www.paper120.net  

“我赢了。”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身陷论文可重复性危机的韩春雨对河北科技大学的同事说。


240多天后,让他一战成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的论文由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那一天是2017年8月3日。在撤稿声明中,韩春雨团队写道:“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同日,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撤稿,不是这一学术事件的句号。但自此之后,韩春雨与期刊之间、与国内外无一例外无法重复他实验的科学家同行之间、与媒体之间,被他称为有输赢之分的较量,进入停滞期。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


12月中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再次来到河北科大时,发现河北科技大学承诺的针对韩春雨论文的学术评议至今仍无结果。韩春雨个人凭此论文所获得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头衔未受任何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多次申请就学术评议进展一事采访韩春雨,均被实验室内人员拒之门外。“韩老师不在”、“我们不会开门的”,实验室楼道中模糊的人影这样回复记者,虽然韩春雨本人的轿车就停在实验楼楼下。


12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找到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风彦。他不愿对记者透露任何有关韩春雨学术评议的相关进展。


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从校方接到任何可以发布的消息。同时,该负责人称,宣传部门也从未与韩春雨团队直接接触过。


记者又联系了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胡永琪,他刚担任该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不久,该委员会正是参与学术评议的重要部门。记者得到的答复是:“拒绝回应。”


韩春雨发表该论文而获得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头衔是否会受到撤稿风波的影响?12月18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韩春雨现在仍担任该协会副主席。


而沈啸,这篇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论文的第二作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则在接到澎湃新闻关于撤稿后续的电话后说,“你去问韩春雨。”随即挂断了电话。一如一年半前,他接到澎湃新闻记者电话时的回答。


虽然论文已撤,高峰,论文第一作者,仍旧成为了河北科大的教师,和韩春雨的名字一同列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名单。


姜峰、武永强,论文的第三、第四作者,据河北科大的教职员工在传,都已获得了该校的编制名额。2017年8月,澎湃新闻在韩春雨的新实验室见到了武永强。此前,2016年10月,中国13位生物学实名呼吁对韩春雨课题组的论文启动调查。澎湃新闻记者问武永强是否会担心,他说:“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我只能做好自己。”“我这个角色真悲催,你觉得呢?”他问。


即使在外界对韩春雨团队实验可重复性问题质疑最猛烈的时期,韩春雨依然忙于扩建自己的实验室。


2016年11月中旬,河北科技大学中校区南门边的一栋五层旧楼,一辆红色大货车停靠在门口卸货。四五个工人在抬着整车的实验台材料,搬到四层。这栋楼改了名,玻璃门腰封透露着它的新名字: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知情人透露说,整个四层都用于韩春雨课题组的研究,而这里距离韩春雨现在的实验室不到3分钟步行远。连同文印室在内的19个房间重新装修,白墙、白瓷砖、崭新的暖气,按照装修工人的说法,厕所是按照五星级的标准建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别的楼层墙面泛黄,厕所的槅门脱落。


装修的进程并没有因为韩春雨的论文受到广泛质疑而停滞,楼里的工作人员说,那两个月的进度反而快了些。


而那时在8公里外的新校区,满地落叶,空旷的土地上没有任何施工迹象。按照河北省发改委的批示,新校区将建造2.52万平方米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包括科研用房、大型仪器设备公共用房、管理及保障用房及公用配套用房。但学校老师在传,本来要建一栋实验楼、一栋专家楼也就是住宅,但现在住宅停滞了。


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项目估算总额达2.24亿元。不仅如此,知情人士透露,河北省还给了15个专职科研编制的支持政策。


不管是中校区还是新校区,河北科大的学生和老师已经被校方告知,不能再对外谈论副教授韩春雨,以及由其引发的学术质疑事件。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对韩春雨的贺诗《浣溪沙/贺韩春雨博士发明基因剪刀》挂足了4个多月,经媒体报道后,悄然下线。那首诗如是写道:


春雨惊春清谷天,玉虫任意剪春幡。


基因生物可修编,面壁十年终破壁。


攀登数载凌绝巅,诺公招手向平凡。


时间回拨到2016年5月2日,这一天对43岁的韩春雨来说具有转折意义。


在河北石家庄土生土长的韩春雨本科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硕士学业,2003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完博士之后,他回到石家庄的河北医科大学短暂任教。


2006年,韩春雨转至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的10年间,他没有发表过一篇重要论文。而2016年5月2日之后,他完成了从坐冷板凳到成为“网红科学家”的转变。以韩春雨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论文讲述了一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它有与现行的“基因魔剪”CRISPR比肩的高效率,能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插入等改造,被部分国内媒体称为“诺奖级”发现。


这篇在国际顶级期刊亮相的论文为韩春雨带来了荣誉和拨款。韩春雨的头衔多了起来: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省最美教师,他还是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于2017年1月落选)”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2016年12月落选)”的候选人。2016年,河北科技大学报送“201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只要一个名额,并已在当年4月公示名单。时隔1个月多,凭借这篇论文,韩春雨临时增补,参选201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并于2016年8月当选。


不仅如此,项目估算总额达2.24亿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了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预算额达1958万元的进口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也已招标完毕。


在一些媒体笔下,韩春雨可以称得上是科研工作者的榜样:“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不追名逐利、在“小作坊”式的简陋实验条件下,诞生出超越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这一切都源于根植于他内心强大的‘工匠精神’——甘于寂寞、心无旁骛、安贫乐道。”有媒体如此评价道。


与纷至沓来的荣誉、褒奖、拨款形成反差的是:作为一个方法学的发现,无法重复,价值就是零。一年多过去,国内外上百个实验室无法重复实验,用NgAgo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效率是零。而韩春雨团队迟迟未给出合理的解释。论文因此被撤回。


但在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的公开回应中,能够成功重复的机构(实验室)一个一个神秘消失,从20多个变为只有1个。随之而来的,是韩春雨选择主动远离曾一步踏入的中国学术圈,而澎湃新闻还获得了韩春雨曾经存在学术不端的报料。


在过去的这19个月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辗转石家庄、北京、杭州等地,持续关注韩春雨事件,试图梳理韩春雨重要论文出笼和重复证实的过程,以及韩春雨的学术成长背景,以期看到一个事关中国学术界名声(也是13名中国科学家实名呼吁启动学术调查的直接原因)事件,能够在科学和理性的轨道上,得到回应与处理。


讨论交流

发表评论